2024年专精特新研究报告
一、 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或领域,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优势,能够提供高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、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,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。在数量上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的培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已近乎达成既定目标,“ 截止2023年8月,各省市自治区共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共有9.8万多家,截至2023年底,工信部已公布的企业名单显示,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4万多家。分区域来看,我国培育的五批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
二、 (一)企业优势
1、工信部对“专精特新”大力支持
在工信部对“创新型中小企业21.5万家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.8万家,专精特新”企业进行政策精准保障、融通精准对接、创新精准支持、服务精
准供给等方面的支持。
2、北交所赋能“ 设立北京交易所,是资本市场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内在需要,是落实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。自北交所开市以来,已为231家企业提供了IPO融资等服务,累计募资规模超460亿元,将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,有效缓解中小企业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等问题。
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牌上市,加强“专精特新”培育库中小企业可获得优先服务。纳入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奖励项目,每户给予一次性20-100万奖补(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)。
(二)认定标准
1、国家“
2、国家“小巨人”认定标准
3、国家“单项冠军”认定标准
(1)专业发展
长期专注并深耕于制造业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领域。截至上年末,从事相关领域时间达到10年及以上,属于新产品的应达到5年及以上;
企业发展稳中向好,近3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须达到4亿元及以上;
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国务院国资委认定的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,优先推荐。
(2)市场竞争
申请产品(生产性服务)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;
申请产品质量精良,生产技术或制造工艺国际先进,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,主导产品能耗达到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;
重视并实施国际化经营和品牌战略,国际业务收入行业领先,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。
(3)自主创新
重视技术和产品创新,拥有高水平研发机构,研发投入强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;
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,国际、国内专利数量行业领先,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、国家和行业标准;
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,相关知识产权已实际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。
(4)经营管理
经营业绩优秀,主营业务收入或利润行业领先;
管理体系系统完善,积极开展管理创新。战略管理、运营管理、风险管理水平高,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强;
企业文化先进,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作用彰显。高层次人才引育能力强,拥有科技领军人才、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,建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载体。
(5)加分项
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,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入编《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》及获得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奖项,主动服务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,拥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;
参与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、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项目、“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”专项,支持大国重器建设,锻长板补短板、强基础,提高制造业国产化替代率;
扩大创新资源开放共享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、中小企业融通创新,共同发展。
三、政策解读及发展趋势
(一)政策解读
1、国家政策解读:建设制造强国,弥补短板
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大力建设“百十万千”工程的目标提出,力争在2025年之前,通过中小企业“双创”带动孵化100万家 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1万家“
2、地方政策解读:激发中小企业活力,协同创新
在国家政策引导下,各地各部门为加快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,采取了一系列举措,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参与专精特新发展道路,享受政策红利。
(二)发展趋势
1、创新驱动,信息科技或成发力重点
2、纾困解难,政策环境有望再优化
以上就是专精特新研究报告。专精特新项目申报17年,明确申报各项要求,企业申报时需要注意在了解申报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提前准备,才不致出现方向性错误,将企业的条件做足做实,做成精品。项目申报一般需要涉及科技成果转化、财务数据、研发材料、企业优势等各类申报材料,企业需要有专业有经验申报专家进行把控,才可以提高申报通过率,如有更多疑问,请咨询